(2022年2月14日中国共产党苍南县第十届
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苍南县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2月14日举行。出席会议的县纪委委员24人,列席197人。
县委书记张本锋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县委常委和有关县领导出席会议。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省纪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市纪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县第十次党代会工作部署,总结2021年全县纪检监察工作,部署2022年工作任务。全会由县纪委常委会主持,审议通过了张银樊同志代表县纪委常委会所作的《聚焦“苍南之问” 护航“五个迈进” 奋力书写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答卷》工作报告。
全会深入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赵乐际同志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袁家军书记在省纪委十四届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许罗德同志代表省纪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刘小涛书记在市纪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张建明同志代表市纪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全会指出,一年来,县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扎实推进清廉苍南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在市纪委监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唯实惟先、善作善成”锻铸堪当重任纪检监察铁军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认真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力推动全县纪检监察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会指出,要把政治思维、民本思维、系统思维、闭环思维、底线思维、改革思维贯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始终,不断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全会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实事求是剖析了净化政治生态和履行监督执纪工作存在的不足,要求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全会强调,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做好纪检监察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省纪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市纪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以及县第十次党代会部署,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通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永葆自我革命精神,以清廉苍南建设为抓手,一刻不放松、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一体推进“三不”机制中取得更大成果,在“锚定‘1+5’赶考共富路”中更好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一,坚定不移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精准化。督促党员干部真正悟透党中央大政方针,扎扎实实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围绕“扩中提低”、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强村惠民行动等开展项目化监督,态度鲜明地向“五大作风顽疾”亮剑,督促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各项政策规定,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监督,推动干部在“勇变革、强担当、夺首胜”过程中履职尽责。深化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抓实“四清单”“两档案”“两报告”,推动政治监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办法,巩固深化责任清单、报告评议、“三告知”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持续用好履责纪实平台,以高质量问责倒逼责任层层落实。
第二,坚定不移减存量遏增量,持续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聚焦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领域和环节,聚焦风腐一体、家族腐败、曲线敛财、官商勾结、设租寻租、小官大贪等腐败突出形态,高度警惕“一家两制”式腐败、期权腐败、“雅贿”、“影子股东”等隐性腐败问题,坚决惩治不收敛不收手行为。建立线索处置和审查调查“月度双通报”、重点事项“季检查”等机制,推进案件查办与剖析制度缺失、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督促整改落实全链开展,深化同级同类警示教育,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完善行贿联合惩戒机制,探索建立行贿人“黑名单”制度,更好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深化运用“四种形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持续推进澄清正名工作,严格执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常态化做好受处分干部的教育回访工作,深入推动纪法情理贯通融合。
第三,坚定不移深化作风建设,持续从严刹歪风、树新风、扬清风。坚持“恒温”“恒劲”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问题,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露头就打、反复敲打,坚决防止反弹回潮。针对形形色色“搞潜伏”“捉迷藏”的“四风”问题,进一步加强分析研判、把握规律特点、创新监督方式,运用大数据技术,重拳加压惩治,坚决防止隐形变异问题滋生蔓延、成风成势。积极拓宽监督渠道,不断优化万人评议暨“三级联评”等活动,增强监督的合力和有效性。督促职能部门逐步健全科学规范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推动综合施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严格家风家教,切实强化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
第四,坚定不移维护群众利益,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动监督机制,加强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做实“廉共体”监督模式,深化重点村社主职干部和集体“三资”提级监督,积极打造一批基层监督规范化建设示范乡镇、样板村社。常态化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持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对惠民利民、富民安民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政策落地。常态化推进“打伞破网”行动,持续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严格落实信访首办责任制、“三见面三反馈”制度等,集中治理重复举报,有效化解信访积案,深化“无检举控告村居”建设工作,探索建立可量化、可执行的建设工作考核机制。
第五,坚定不移擦亮巡察利剑,持续彰显巡察监督的政治性、针对性、权威性。研究制定新一届县委巡察工作规划,高质量抓好年度巡察任务的组织实施。进一步探索村(社)巡察的新途径和新方式,推动巡察向基层有形有效延伸。加强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特别是纪检监察监督的有效对接、深度融合、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巡察机构与组织、宣传、政法、审计、信访、财政等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简化优化巡察流程,严格问题底稿制度,提升巡察工作质效。坚持巡察整改一体推进,持续督促做好中央、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探索建立县领导领办巡察重点问题机制,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地推进整改落实,形成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的工作闭环。探索建立巡察专报直通工作机制,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第六,坚定不移深化体制改革,持续促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协同、高效。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纪委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四项监督”统筹衔接有关意见,切实强化统筹协调、协作联动和信息共享。深入开展案件质量共同体建设,加强与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沟通会商。推动落实监察官等级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监察官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切实强化纪委监委对派驻机构的直接领导、统一管理,深化对开发区(园区)的派驻监督,建立健全派驻机构与国企纪检监察机构协作机制,持续擦亮派驻监督“探头”。深化数字化改革工作,推动住建领域工程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场景向其他领域拓展与延伸,深化“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和“一网监督”平台应用,加快推进智能化谈话场所建设。
第七,坚定不移抓好全域共进,持续塑造清廉苍南建设的品位、品质、品牌。推动建立党政领导挂钩联系制度,着力构建党委主抓直管、纪委监督推动、部门具体落实、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滚动培育更多的清廉单元示范点,推动清廉单元建设向最小颗粒度深化细化。系统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尤其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纵深推进“青廉工程”建设,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体系。深化“e+清”品牌建设,开展“清风进家门”、清廉作品巡回展等活动,用好用活“清廉苍南”微信公众号,把清廉文化纳入各领域各行业清廉单元建设规定动作,融入干部履职用权和群众日常生活,打造清廉文化高地。
第八,坚定不移锻铸过硬队伍,持续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形象。切实加强县纪委常委会自身建设,深化“唯实惟先、善作善成”锻铸堪当重任纪检监察铁军主题实践活动,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集体学习制度、成果转化制度,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实施“党性提纯、队伍提质、效能提速、形象提升”四大工程,打造干部“选拔使用、精细管理、教育培养”三大链条,深化干部“青蓝工程”,探索出台干部梯队培养办法,深化“三比三创”擂台赛活动,完善纪检监察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内部赛马机制,切实强化纪检监察干部专业能力建设。完善自身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对发现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绝不姑息、一查到底,坚决防止“灯下黑”。坚持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持续推进干部关心关爱长效机制建设。
全会号召,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纪委监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奋力书写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答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