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他为何感动如此多党员干部?忠诚纪检干部余延安!

发布时间:2016-04-07 来源:浙江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延安走了,延安精神永存。近日,浙江省淳安县忠诚纪检干部余延安的事迹在《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浙江科技教育频道等省级各大媒体播出后,引起党员干部热议,特别是在余延安所在的杭州市。各级党员干部纷纷被“延安”精神所感动,所震撼!来,跟着小编一起去听一下他们发自肺腑的感言感语。

赖明诚:淳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余延安同志在工作、生活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的举动,但他却用朴实的信念诠释了对纪检事业的忠诚,对工作责任的担当和对廉洁奉献的坚守。

怎样形容余延安的精神?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质:

一是“冷和热”,冷面无私又古道热肠。他向来按规矩办事,党纪是他唯一的标准,他承办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除此之外,对待群众,余延安又是满怀热情的,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认真深入调查核实,及时反馈。

二是“轻和重”,把名利看得很轻,把责任和担当看得很重。虽然余延安家庭条件并不好,生活一直过得都比较艰辛,但他能够始终坚守廉洁底线,保持清廉本色。

他是我们县纪委资历最老,排名最前的中层正职干部,却主动辞去中层职位,把岗位让给年轻人。

他带病坚守岗位,连生命的最后一个电话也是为了工作,用生命在坚守着纪检干部的责任担当。

三是“柔和刚”,既柔情又刚硬。即使生活清贫、工作繁忙,他对家人的爱却没有一丝减少,特别是把“堂堂正正做人”的家风蕴藏在言传身教之中,温情满满。

但是,在面对腐败分子时,他则坚硬如铁,一把尺子量到底,以事实为依据,刚性执纪毫不留情。

钱琼飞:杭州市纪委宣传部副部长

三天两夜,我们白天走访、晚上写稿,“延安形象”在我们笔下越来越清晰;三天两夜,我们一边整理,一边感动,“延安精神”在我们心里越来越厚重。概括起来,“延安精神”最感动我们的有五个方面:

我们感动于他“认真”的精神。在审理室10年,他对待每一个案件,都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不会因为当事人的请托而松一松、放一马,也不会因为信访人的情绪而加一档、重一分。只要是有道理的,他总是坚持原则,据理力争。

我们感动于他“淡泊”的情怀。在当了7年副主任、主持工作多年、资历最老、排名最靠前时,余延安却主动从岗位上退下来……

28个年头,作为一个科班出生的大学生,一个业务骨干,在对待自己的职级上,余延安非常满足,他感激组织上给予的主任科员这一职级。对待工作,他是那么认真;对待名位,他又是那么淡泊。

我们感动于他“向上”的力量。他是个淡泊的人,却也有“浓烈”的时候,对生活、对亲朋,余延安始终那样坚强、积极、阳光、充满着“向上向善”的力量!

虽然多年的病痛折磨着他,他也承认“纪检干部有三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心灵痛苦”,但余延安始终认为,自己的日子是好过的,而且会越过越好,所以不能让暂时的困难遮住了心里的阳光。

我们感动于他“律己”的品格。余延安是个非常自律的人。他平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麻烦别人”。

自己的事情,不去麻烦组织;

公家的便宜,一分也不能占……

这是他为人处世的准则。

我们感动于他淳朴的“家风”。“别人家的东西,千万不要拿!经过别人家李子树下时,头都不能抬一下。”这是父母从小对他的告诫。“不是我们的东西,一点都不能要!”“不管你成绩怎么样,我要你做个堂堂正正的人”这是他对儿子从小的告诫。

余延安所沐的家风民风,感恩、知足、不贪不占、实事求是,虽然没有提炼出来,写在家谱上,刻在碑石上,却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行动中,诠释在时光里,言传身教、代代相随。

严一婷:淳安县公安局纪委干部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是余延安对儿子最大的期待,也是他自己一生奉行的准则。在他身上,有四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不爱钱”。

余延安去世后,妻子在整理他遗物时,发现钱包夹层里,有两张票据:1500元收据和8000元的汇款单据,但从没听余延安提起过。

原来,1500元是有人想请余延安帮忙送的,他推脱不掉,全部上交到了“581廉政账户”。那8000元,是得知延安生病,单位领导和同事捐赠的。余延安执意不要,最终拗不过,只好收下。然而,一转身,他就送给了他认为更有需要的人。

他想到的是同学方有仁——生病偏瘫,家里比较苦。8000元全部汇给方有仁时,他还说这是纪委的心意,而不是他个人的。直到余延安去世,方有仁才恍然大悟。

拿余延安妻子的话说,“他一直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别人比他更需要帮助。”但事实上,妻子2001年下岗后就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单位领导提出要帮助介绍工作,他也婉言谢绝了。而他儿子还在读大学,家里还有十几万元的房贷还没还清。

余延安的第二个特点是“不沾公”。

2015年,从重症监护室出院的他,需要到杭州做进一步治疗。考虑到他身体极度虚弱,自行前往需要多次转车,单位决定安排一辆车和一名干部陪同,但他没有同意。面对妻子的不理解,他说,“生病毕竟是私人的事,怎么可以占公家的便宜。”于是,延安拖着虚弱的身体,在哥哥的陪同下,自己悄悄地坐上了去杭州的大巴车。

说到他第三个特点就是“不托人”。

余延安自行到了杭州后,不顾病情是否会被耽误,不肯托关系的他就这样拖着病躯,在医院旁的小旅馆住了三天,排队轮到床位后才住进医院病房。

看不懂他的还有余延安的老同学廖卫国。廖卫国在县法院档案室工作。因工作需要,延安经常要到他那里查档,每一次去都会提供单位出具的介绍信。廖卫国半开玩笑说,都老同学了,来就来吧,还开什么介绍信啊!怕我不接待啊?这时,余延安一脸严肃地回应,“工作上的事还是按规矩办好,不能因为是老同学,就破了规矩。”

说到他第四个特点就是“不恋权”。

2014年,他主动从案件审理室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变成一名普通干部,为的就是把机会多留给年轻人。要知道当时的他是县纪委资历最老、排名最前的副主任,继续提拔的机会很大。就这样,案件审理室副主任成为延安这一辈子当过的最大的“官”。

不爱钱、不沾公、不托人、不恋权——这“四个不”就像是他自带的属性,在别人眼中,他就是一个“顽固派”,但恰恰就是这份“顽固”,让他成为了我们心中的“真君子”。这“四个不”就是他堂堂正正、干干净净的最好诠释。

周凌(杭州市下城区纪委派驻第六纪检组组长)

看着视频中余延安的事迹,听着余延安的同事们哽咽着讲述他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发现自己的眼眶竟然也湿润了。这个年代,能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已经不多了,余延安同志能以自己的忠诚和坚守、干净与担当、无私与善良,再一次深深扣击我们的心灵,说明平凡也是一种力量。

文阳(杭州市下城区纪委派驻第二纪检组)

大道至简,执纪如山。往往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就有一份忠诚执事、勇于担当的品行。余延安同志正是这样一名纯粹的党员干部。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向我们所有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所具有的信仰的力量。余延安尽职尽责、甘于清贫,以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和对自己同志无比负责的态度,践行了自己作为纪检干部的全部优良品质。邵佳 (杭州市下城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默默、平凡、较真、坚守、干净”这些看似矛盾却又贴切的评价印入我的脑海,这位看似平凡的纪检人,不贪财不恋权,对工作尽职较真,默默坚守在反腐一线,用生命谱写着他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对纪检工作的职责担当。我们就是要学习他的这种忠诚、干净、担当的崇高品质,牢记纪检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光荣使命,服务大局,恪尽职守。

赵赟(杭州市下城区天水街道纪工委)

学习了余延安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受感动,他对纪检事业的忠诚正是我们当前全面开展“讲忠诚、补短板、解难题、促提升”活动中要学习的精神核心,而对照他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担当精神,也恰恰是我们这些纪检干部在找短板行动中的标杆。余延安同志应不仅仅是纪检干部的楷模,更是共产党员的典范,值得我们所有党员学习。

李秀缪(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街道)

余延安用自己一辈子的纪检职业生涯,诠释了一名基层纪检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他坚持原则、秉公执纪,经他审理的七、八百件违纪案件,没有发生一起申诉复议。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他的扎实的做事风格,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的担当铁骨,淡泊明志。

蔡咏梅(杭州市下城区绿洲花园幼儿园园长、书记)

余延安同志默默的奉献,是源于对工作的热忱;努力的探求,源于对责任的执着;无私的帮助,源于对生命的热爱,他用生命刻画出一名吃苦耐劳、率先垂范,严以律己、身先士卒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我想再多的言语都表达不全对余主任的敬爱。责任,担当,坚守,是他的品格,更是我们每一名干部努力的方向。

张天敏 (杭州市下城区住建局)

余延安,一名平凡的纪检干部,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一名党员干部和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从崇高的形象。心系群众,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优秀的品格;不计名利,展现了共产党干部的广阔的胸怀;爱岗敬业,书写了纪检干部对纪检事业忠贞不渝的追求。

祝敏君 (杭州市下城区商务局)

余延安同志,对工作的赤诚、较真,敢于亮剑,忠于职责,在琐碎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践行党忠诚卫士的光荣职责。最珍贵的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心系他忠于的工作,心系病重的战友,很朴实,也很高贵。信念笃定如他,清贫干净如他,心有大爱如他。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和人民的满腔忠诚和一身担当。

余延安同志的事迹为什么感动我们?

1.他平凡的事迹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深深感动。

2.他树起了纪检干部的优秀榜样,他的敬业爱岗、廉洁无私、甘于奉献和严于律己让我们默默敬仰。

3.他用生命坚守着自己的追求,坚守着党员的党性,坚守着纪检干部的责任,坚守着对事业的执着,让我们久久铭记。


向余延安同志学习什么?

1.学习他一心为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是什么支撑着他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病痛和折磨,始终坚守岗位?就是源于他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一心向党的坚强党性,源于他将纪检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崇高信仰。

2.学习他秉公执纪、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纪检干部坚持原则,“敢”字当头,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面对腐败现象敢于亮剑,面对矛盾问题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把担当视为纪检干部的成事之道。

3.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实干精神。

余延安同志在审理室工作了11年,经他审理的有七、八百件违纪案件,但没有发生一起申诉复议,就在于他一直以来都兢兢业业,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业务上肯钻研,工作中能细致。

4.学习他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

我们要像余延安同志学习,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当群众的贴心人,坚持执纪为民。要正确看待人民群众赋予自己手中的权利,将其视为一种责任、一种压力、一种动力,将无私奉献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为群众撑起一片晴空。

5.学习他公私分明、两袖清风的清廉操守。

清正廉洁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履职从政最起码的底线。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纪政纪的执行者、维护者和监督者,要始终牢记“执纪者更要严守纪律,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要求,自筑“防火墙”,自戴“紧箍咒”,自设“高压线”,始终做到心存敬畏,干净做事,一身正气,慎独慎微,坚决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