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宣昊 龙港一小
那一年,外公12岁
“那一年,我12岁,跟着你爷爷出船捕鱼。夜深人静,轮流该我来守着渔网。打了个迷糊眼,眼看入兜的两条大鱼逃之夭夭,被睁开眼的爷爷发现了。那一刻,你爷爷凶得像只豹子:“该你守岗你就不许睡觉。”操起棍子劈头砸来,顿时鲜血直滴,那道疤成为了永久的烙印。文化大革命年代,我知道两条鱼对于贫穷家庭意味着什么,但我仅仅是个孩子啊,寒冬腊月,北风呼啸,怎不瞌睡呢?一个家长竟对孩子如此这般苛刻。从此,我痛恨你爷爷的这份苛责。”
这是妈妈常常用外公的语气讲述外公的童年往事,这是外公成长历程中磨灭不去的印记。
那一年,妈妈12岁
“那一年,我12岁,有了自己的喜好和珍藏,那串珠子成了我一辈子的记忆。邻家小孩也极其喜欢,几次向我索要,都被我婉拒。殊不知,她竟然解开绳子拆走几颗,对于心爱之物被不明不白的破坏,顿时大发雷霆,拿起整串珠子狠狠砸在小孩跟前。被忙完农活进门的外公看见了,操起耙子狠狠敲在我的左手:“作为姐姐不懂得让人,还发那么大脾气,怎么跟人相处啊?”顿时手痛得拿不起来,一时无言以对。”
这是妈妈常常对我讲述外公对她的教育故事。外公总是严格要求孩子:懂得谦让,懂得宽容,原谅他人的过错。
这一年,我12岁
妈妈秉承了外公的教育旨意,打从小时候就希望我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天天把一些名言警句挂在嘴边,时不时冷不防蹦出一句:“宽容是一种美德”“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之类的。
虽说不上不耐烦,但听多了就有些排斥,每到这种时候,妈妈总是会露出一副“朽木不可雕也”的沮丧神情,用手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脸蛋,常令我无地自容。长期的耳濡目染,对我的言行不知不觉有了影响。
这一年,我12岁。这一天,正当我和同学疯玩时,一枚精准的“导弹”朝我脸上飞来,悲剧已经降临,“啪”铅笔尖狠狠地刺进脸蛋,随即是一阵剧痛。班上头号顽皮鬼黄俊朝我跑来,一脸的歉意:“唉约,陈宣昊,俺是不小心砸到你的,真的,真是不小心的,绝对不是故意的。”他先是双手合十向我苦苦哀求,继而变成双手互相抠着绞着。
心头怒火噌噌噌地上胀,恨不得一巴掌扇过去,但理智阻止了我的一时冲动,我猛然想起妈妈说过的一句话:宽容是一种美德。我勉强压住火气。耳边再次响起黄俊的哀求声,我反复思量,把妈妈告诫的话在脑海中咀嚼了一遍又一遍,我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伤口在隐隐作痛,同学们在窃窃私语,终于,我强忍住疼痛,强压住无名火,与黄俊对视良久才开口:“算了,我原谅你”。黄俊如释重负,不停地向我道谢。我心中少了一份负担,多了一股暖流,发自内心的,滋润我的心田……
这一年,我12岁。12岁的那道铅笔芯印记扎在脸上,永远不能消失,成了脸上永远抹不去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