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廉政课堂 >> 廉政文苑 >>

“我与家规家训家风的故事”二等奖--无字的家训 无言的家风

发布时间:2016-10-19 来源:苍南县纪委

作者:卢小蓉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苍南学院
 

家训、家风,可谓是中国人数千年来齐家治国修身的秘密之所在。或寥寥数语,或洋洋洒洒,无不体现老辈对家族及小辈的殷切期望。我们家,没有看得见的家训,却有见得到的家风。家中每个人,无论在工作或生活,心中都自有一杆沉甸甸的秤。这就是我的公公、孩子从未见过的爷爷留给这个家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女儿小时候放学看同班的小朋友有爷爷来接,总会问:“妈妈,我有爷爷吗?”“有呀! ”我随口应着。“我的爷爷呢?”“去世了!”女儿又追问:“我的爷爷是什么样的?”

爷爷是什么样的?脑海里,出现一个微笑着的老头,黝黑,清瘦,脸上刻着深邃的皱纹。刚见到他时,他还不是我的公公,我尊称他一声叔叔。

初见公公,内心是有几分忐忑的。可一看到,我忍不住想偷乐。一件白里泛黄的汗衫,布着大大小小的窟窿。提着一支毛笔,在厚厚一叠的旧报纸上练字。大热的天,挥汗如雨,却连电风扇也没开。我和男朋友嘀咕:“不是说你爸是离休老干部?这么朴素?”他咧嘴一笑:“节俭惯了!”

公公去世的早。许多关于他的事情,都是从婆婆、从亲友的口里听到。婆婆经常念叨一件事:“你们不知道呀!你爸那老头子有多倔!有一次,有个朋友找他办点事情,拎了一只鸭子过来。你们说,他要是不要,好好把人家送出去不就好了?他不。他把人撵出去。那人扔下鸭子,跑了。你爸呀,楞是一路追赶,没赶上,就把那鸭子扔街上了,还生气的直嚷嚷,把我当什么人了!”我们听了乐得直笑,想想一个人前头狂跑,中间一只呱呱呱叫唤的鸭子追,后面还有一个生气的老头。那场景,真逗!

还有一次,我和爱人散步,经过老县府宿舍。他指指一个小套间说:“我以前高中时住这!县里分给爸的宿舍。”“这可是学区房。现在值不少钱吧?”我好奇地追问。爱人笑着摇头:“我爸一退休,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房子打扫干净,然后上交,然后我们租房子住。”太可惜啦!我嘀咕。“可惜!也不可惜!”爱人带着笑意,感叹着。

女儿没有见过他老人家。但家里人讲得多了,便悄悄的在作文中留下了爷爷的影子:朦胧地想起爷爷,就看看家门口的那棵爷爷种的梧桐。那梧桐粗壮的枝干镌刻着风雨的痕迹。我没见过爷爷,也没听过他说话的声音,只听见风捎起片片梧桐叶的细语。爷爷如果在世一定是个对孩子要求严厉的人。奶奶说,爷爷讨厌贪小便宜的人;妈妈说,爷爷是个沉默的老党员;风说,爷爷像梧桐,像流经梧桐的溪水。我默然,凝视……

公公去世的前一天,还在为老家的一个贫困生助学的事情,不顾老迈之躯奔波到温州。过分的劳累,使他老人家在第二天晨练时意外倒下了,没有留下一句话,更不要说留下那字字珠玑的家训了。但家中保留着一张泛黄的《苍南时报》,上面有一篇追忆他老人家的文章《真能像个老八路就好了》,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一言一举,就像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留给这个家族无言的家风传承。他告诉我们如何工作上兢业业、生活上粗茶淡饭、为人上谦虚低调……

这些年,老人家虽然离开我们,但在机关单位工作的哥哥、姐姐、姐夫和爱人,一言一行都谨遵老人家传下的家风,认真做事,清白做人。逢年过节,如有办事人员想上门拜访,态度虽不似老人家强硬,但一律婉拒,绝不开门。有时春节期间,看到爱人明明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接电话,却一再委婉地申明:“我不在家,真不在家。我们都出门过年了!不客气不客气!”我总忍不住在一旁偷笑,急得他冲我直摆手。古人曾云: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这和老父亲的叮嘱,和家人的做法,真是如出一辙。

家训虽无字,家风亦无言。但我们都明白,如何做个大写的人……

(后记:小作完成后,曾发家族微信群,想让大家提提意见。不料“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缅怀老人家,例举出老人家的许多感人事迹。但限于篇幅,只能一一铭记在心,希望今后有机会再续文以记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