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西藏:约谈制度覆盖地市级以下党委书记

发布时间:2015-06-18 来源:苍南县纪委

    今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各级党委和纪委紧紧抓住主体责任这一“牛鼻子”,注重用好约谈手段这一“鞭子”,严格实行约谈制度,推动全区各级党委(党组) 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严格审核约谈记录 防“走过场”

    6月11日,林芝地区发改委党组书记赤列央金匆匆走进地委主要领导办公室,接受约谈。这是近几个月来她第二次接受约谈。

    赤列央金为什么被再次约谈?事情还得从西藏自治区纪委的一次常委会说起。

    今年5月,西藏自治区纪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审核地县两级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约谈工作开展情况。审核发现,有的地市约谈有“走过场”之嫌。会上,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王拥军举起一份仅有一页的约谈记录,高声道:“约谈是个好形式,但就怕‘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你念歪了,约谈的效率就降低了、效果就打折扣了。约谈绝不是简单布置工作,一定要带着问题谈,要发现问题、真正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推动主体责任落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的目的。”

    那份约谈记录显示,林芝地区以听取汇报的方式代替约谈,所强调的内容过度宏观,对所约谈的地区编办、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等单位提出的要求指向不明,针对性和实效性都有差距。

    存在类似问题的还有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定结县,林芝地区墨脱县、波密县等21个县区。 

    在对各地市、县区上报的原始谈话记录进行严格审核后,西藏自治区纪委印发了《关于地县两级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约谈情况的通报》,并责令约谈覆盖率过低、主题偏离过多、点评要求过简、效果不够明显的地市及县区有针对性地重新约谈。

    据介绍,西藏自治区纪委印发了《关于地县两级党委书记和副书记、纪委书记对下级党委(党组)书记进行约谈的通知》,要求地市纪委协助同级党委作好约谈内容的记录,并对约谈记录进行严格审核,全面发现约谈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约谈发现的问题线索。在审核中,自治区纪委特别突出“四个重点”,即着力审核能否围绕重点内容,看约谈内容是否紧扣责任、传导压力;着力审核能否坚持问题导向,看约谈追问是否找出问题、切中要害;着力审核能否推动问题解决,看约谈意见是否针对性强、对症下药;着力审核能否落实主体责任,看约谈整改是否坚决有力、责任到位。

    自治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告诉笔者,通过对谈话记录的严格审核,发现部分县区存在“走过场”的问题,这也说明了部分党委(党组)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对开展约谈工作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目前,我们对不解决问题的约谈,已责成相关党委(党组) 重新开展约谈;对再次约谈仍无实效的,自治区纪委将直接约谈地市党委主要领导。”

    在林芝地区,地委组织再次约谈后,被约谈的单位正着手整改。

问题导向贯穿全程 不留情面

    春节前,拉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彭祎涛对市教育局当时主持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中楚成(现为党委副书记、局长) 进行约谈时,开门见山直指问题:“领导班子及干部是否存在独断专行、不团结的问题,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特别是带病提拔、超编配备干部等问题?” 

    通过约谈,彭祎涛发现市教育局领导班子存在责任意识淡薄、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他语重心长地对中楚成说:“教育系统口子大、涉及面广,党委一定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更要坚决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收手、不收敛的问题!”

    为确保约谈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西藏自治区纪委紧紧盯住党委书记这一“关键少数”,要求上级党委书记主谈下级党委书记,重点围绕责任落实情况、廉政风险情况、作风建设情况以及班子建设情况进行谈话。同时,坚持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或是盯住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问题约谈,或是针对一个方面、一个重点约谈,或是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全面约谈,通过约谈发现突出问题,以问题整改倒逼责任落实。

    “你乡存在违反财经纪律问题……”山南地区琼结县委书记杨兴铭约谈该县加麻乡党委书记李爱民时,对其进行了严肃批评,责成相关部门对违规行为进行核实并严肃处理。

    “‘拉拉袖子,扯扯耳朵’。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约谈,有利于抓早抓小、预防腐败,约谈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正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王拥军如是说。 

开展“问责式”约谈 责任下压

    今年2月,西藏自治区纪委发出了一份《关于对拉萨市达孜县委书记徐申峰、达孜县纪委书记何黎落实责任不力问题的通报》。通报后,拉萨市纪委对徐申峰进行了约谈、对何黎进行了诫勉谈话——这是西藏自治区纪委针对落实责任不力导致“四风”和腐败问题突出的情况所开展的“问责式约谈”的缩影。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日喀则市吉隆县。

    西藏自治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同志介绍,去年11月,自治区纪委联合有关部门对吉隆县2013年和2014年“三公”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吉隆县公安局、人民检察院、县委组织部、发改委、商务局、文广局等6个单位存在在娱乐场所接待工作组、用公款购买月饼等问题,充分暴露出吉隆县委落实主体责任不力、县纪委监督责任缺失等问题。

    西藏自治区纪委责成日喀则市委对吉隆县委书记帕珠和纪委书记韦海英进行了“问责式”约谈,并责令两人作出深刻的书面检查。

    被约谈后,吉隆县纪委书记韦海英说:“我要深刻认识这次约谈的重要意义,结合‘三转’工作,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加大工作力度,主动查找问题线索,加强纪律审查,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责任。”

    据了解,西藏自治区纪委扎实开展约谈工作,通过约谈来指出问题、传导压力、传递责任、推动落实。截至目前,已通过约谈督促各地市、各县区分别对74个县区党委书记、397个地直部门一把手和694个乡镇(街道)党委书记、2654个县直部门一把手进行了约谈,实现全自治区地市级以下党委(党组)来书记约谈全覆盖。(赵英 罗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