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察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建立健全“周查周报”、“模拟办事”等督查机制,成立“慵懒散慢”专项整治、优化窗口服务质量等督查小组,常态化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从严查处有部署不落实、有规定不执行、工作不在状态等不良习气,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众所周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镇、社区作为提供政务服务的基层组织,是为群众提供服务的场所,也是群众了解政府的窗口。它的作用发挥如何,不仅影响到群众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便捷、高效的维护,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公正形象的树立。但极个别单位极少数党员干部却“忘记”了机关的政务服务功能,将机关办公场所当成休闲娱乐场所,肆意打牌娱乐、品茶闲聊,从而引起群众不满,甚至造成恶劣影响。
2014年2月17日,一篇反映苍南某社区基层干部在值班期间打牌娱乐的视频帖文在703804论坛散讲温州栏目上流传。视频中,几名工作人员直接将社区办公场所“当”成棋牌室,玩得不亦乐乎。视频曝光后,县纪委(监察局)立即启动“一站式”效能快速处置机制,成立重点“四风”问题专查专办组,在第一时间对该网络舆情进行了调查核实,分别给予4名相关责任人员书面效能告诫、通报批评等处理,并在《正风肃纪进行时》专栏予以实名曝光。
抓作风效能建设要从细微处入手,出现苗头性问题就“动刀”,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今,随着办公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但同时,极少数机关工作人员上网成瘾,工作期间仍沉迷于玩游戏、看电影,严重影响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这些问题虽说是“小瑕疵、小毛病”,但从本质上讲,这些“小瑕疵、小毛病”,是“作风病”的一种映照,是公职人员不在状态的一种作风表征。它的存在,一方面有损群众的利益,更深层次来说,是在消耗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为此,县纪委(监察局)积极完善末梢监测、枢纽监察、终端处理“三环联动”监察模式,优化作风效能违禁曝光台,推进效能明察暗访常态化,落实“即查即处、连带追责、实名曝光”问责,从严惩治工作期间玩游戏、炒股票、看视频等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反面典型的回访督查和跟踪报道力度,督促被问责单位和个人限时整改到位,深化作风效能建设。今年以来,共开展工作纪律专项督查23次,检查单位63家,曝光问责上班玩游戏、看视频、中餐饮酒等违禁行为6人,并连带追责4人。
如果说,工作期间玩游戏、炒股票等问题是机关干部作风中存在的“小毛病”,要严查严惩。那么“占着编制、光拿钱不干活”的在编不在岗现象,就是种变相腐败,必须予以迎头痛击、重拳惩治。在编不在岗人员特指占用行政事业编制,领取国家财政补助,而无法定原因长期脱离工作岗位的人员,俗称“吃空饷”。具体地来说,是指那些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公务员;以及连续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或一年内累计超过2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人员、工勤人员。在编不在岗人员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支出,影响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严重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2009年以来,我县通过采取分类清理、常态督查、连带追责、开放监督等措施,从严从重查处在编不在岗行为,有效解决了“吃空饷”现象。特别是今年,县纪委(监察局)结合正风肃纪工作,健全“单位自查+群众举报+明察暗访”常态监察机制,强化实名曝光问责,让在编不在岗者原形毕露、擅离岗位者无所遁形。1-4月,全县共查处在编不在岗、擅自离岗等行为4起,书面效能告诫2人、调离岗位1人、解聘1人,连带追责4人。另外,有5名长期脱岗者迫于高压查处态势,主动提出了辞职申请,进一步遏制了在编不在岗“返潮”现象。
服务窗口是群众和政府部门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地方,其言行举止,关系着政府的“脸面”和威信。在当前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号召声下,全县上下不断深化审批改革,提升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但与此同时,服务窗口存在的“办事难、办事繁”以及服务态度差等现象颇受群众诟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县针对群众密切关注的窗口服务工作,专门成立优化窗口服务督查小组,建立健全“模拟办事”机制,定期对窗口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审批效率等开展巡查,督促窗口单位切实优化服务、提升效能。进一步优化2014年度“三级联评”活动方案,拓展评议网络功能,每月以短信评议、热线调查等方式,邀请服务对象对窗口的工作作风、服务效能等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切实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助推作风转变。截止目前,已累计开展服务质量专项督查12次,检查窗口单位30个,曝光服务态度差等行为2起,问责4人。同时,全县各窗口单位也积极响应,迅速落实措施,优化审批服务。如县国税局主动自查自纠,进一步精简涉税事项流程,推出“午间办税”值班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便民举措,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
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本应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广开便民利民惠民之门,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但眼下,却有少数部门少数工作人员“机械式”的解读、执行有关规定和制度,遇到规定和制度不能解决的具体问题时,又以不符合规定或超出自己职责为由不予处理、不予沟通解释;甚至极个别部门极少数工作人员还存在擅自添加审批前置条件、强制提供服务、强制收费等行为,致使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成为“天大”的事、遇到问题成为“天大”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事、这些问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必然的,但关键还要看相关审批服务制度规定是否落实到位、执行到位。为此,县纪委(监察局)以正风肃纪专项行动为契机,积极完善网上投诉平台,刊登《征集机关作风与效能问题线索》公告,向社会广泛征集审批服务问题线索。严格执行“周查周报”制度,常态开展审批办件档案抽查,进一步清理规范依附行政审批强制提供服务、强制收费行为,严惩无依据自设前置、“隐性”前置等问题,切实解决审批前置“体外循环”现象。自正风肃纪行动以来,已开展审批办件抽查13次,抽查档案86件,效能曝光问责2人,责令限期整改单位6家。